业务咨询微信
24小时客服微信
用过汽车GPS定位的人都知道,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遇到GPS定位产生漂移的情况,尤其是在车速过快或静止时,更容易出现漂移。这让人不禁怀疑是不是买到假冒伪劣产品了。其实,一定范围内的GPS漂移,属于正常现象。 什么是GPS漂移?
GPS漂移是指在GPS定位时,和实际位置有较大的差距,并且在运动中出现和实际路线有一定间隔的连续轨迹。目前的车载GPS产品在速度超过40Km/h时,信号接收就会或多或少的出现“漂移”这属于正常现象,因为现有的GPS在静止状态下的定位精度仅为5-20米。
GPS漂移的原因
1、GPS卫星、卫星信号传播过程和地面接收设备都会对GPS 测量产生误差,比如GPS的搜星信号,GPS搜不到星GPS就无法定位。或者受到一些天气的影响,有遮盖屋的时候也会影响GPS定位的准确度。 2、GPS设备出厂时没有校准好,导致实际定位和地图显示之间总存在固定大小的位置偏移。 3、GPS设备CPU的处理速度或GPS算法不够好,导致GPS设备在高速运动时检测GPS信号和停止时的数据相比,有一段“漂移”,从而影响定位精度。 4、一般的情况是车速越快,“漂移”越明显。同时,GPS的定位精度还受到时间、地点、天气状况等诸多方面的影响。
如何减少GPS漂移
从上面内容我们知道GPS产生漂移原因主要归结为两点:卫星信号传播过程和地面接收设备处理。因此,要解决汽车GPS定位器产生的误差和漂移就要从这两点出发。 一、是提高地面接收设备终端的技术,减少信号在接收处理计算时产生的误差。 二、是车主在使用时尽量避开极端恶劣的天气,在空旷、天气晴朗的时候使用,以及避开高楼、高架桥、偏远山区等信号差的地方,如此才能尽可能减少汽车GPS定位器出生误差和漂移,当然,要想完全避免误差和漂移是不可能的,只能尽量提高定位精度。
|